<acronym id="g86c6"><strong id="g86c6"></strong></acronym>
      1. <table id="g86c6"></table>

        <p id="g86c6"><strong id="g86c6"></strong></p>
        <object id="g86c6"></object>
        <acronym id="g86c6"><label id="g86c6"></label></acronym>
      2.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圖片新聞
        麟州大地譜華章
        發布時間:2023-03-03 09:31 來源: 榆林日報 宋艷霞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22年,神木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穩居西部第一、全國百強縣第一方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1.47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950.4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25億元,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3749元、20304元……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數字,是神木把握機遇、拼搏實干的成果。該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穩產能、保供應,抓項目、增動能,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臺階、取得了新成效。

        1、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經濟發展質效并進

        2022年,神木市將“穩”與“進”聚焦聚力于高質量發展上,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產業升級步伐加快,項目投資支撐有力。

        經濟質效穩步提升。該市筑牢工業經濟底盤,全年核增煤炭產能1760萬噸,生產原煤3.26億噸,圓滿完成國家能源保供任務。爭取光伏指標250兆瓦,12個新能源項目備案核準。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八增三降”,產銷率達98.3%。持續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全面落實惠企政策,減免稅費3.44億元、留抵退稅15.19億元,兌現獎補資金5.67億元。推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四新”舉措,“一網通辦”網上可辦率達93.4%,新增各類市場主體7444戶。

        產業升級轉型穩步推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1戶,金泰氯堿60萬噸高性能樹脂項目基本建成,北元募投、聚酰亞胺、龍華尿素、神信新材料一期開工建設,榆能楊伙盤電廠首臺機組并網發電。古城西大街鳴鑼開市,石峁遺址文化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獲批,楊家城基礎設施建設和展示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爾林兔大草原成為網紅IP,興文書院正式落成,海螺灣步行街成為文旅新地標,全年接待游客達21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3億元。

        項目是硬支撐。該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修訂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嚴格執行重大項目“領導包抓、專班推進、聯審聯批、跟蹤管理”四項制度,財政、企業投資項目分別完成92.28億元、358.29億元,省級和榆林市級重點項目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項目開復工率、投資完成額均居榆林市首位。

        2、城市品質加快提升 宜居魅力日益彰顯

        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品質作為一種“軟實力”,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2022年,神木市始終把“讓發展更有溫度,讓生活更有溫情,讓群眾更有獲得感”作為執政為民的不懈追求,不斷加快城市建設、補齊城市發展短板、強化精細管理、提升城市內涵品質,宜居魅力日益彰顯。

        城市空間有效拓展。國土“三調”和“三區三線”劃定全面完成,新增城鎮建設用地4.48萬畝,居榆林市首位,打牢了城市未來發展基礎。

        城市治理持續加強。扎實開展“加速提質升級·打造精致神木”三年行動,依法拆除違建6.5萬平方米,治理裸露土地8.2萬平方米,新增綠地3.5萬平方米,香山路棚戶區回遷安置房開工,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城市內涵更加豐富。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下茬整治6個農貿市場,完成窟野河河堤10公里提級改造,古城南北城墻發掘取得實質性進展,檔案館建成投用,圖書館、文化館分館達66個。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深入實施城市暢通年攻堅行動,打通9條斷頭路,濱河路南段、興神路、西沙街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環西快速干道、人民路大橋項目開工建設,集中供熱三期工程完工,大錦高速土地預審獲批,大石路路基建成,東過境線正式通車,馮紅鐵路全面復工,通用機場取證投用。

        一個個老舊小區破繭蝶變,一條條背街小巷華麗變身……城市的發展更新,提升了城市品質,改善了民生福祉,體現了城市溫度。

        3、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發展活力競相迸發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過去一年,神木市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突出抓好產業扶持、生態治理、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鄉村產業蓬勃發展,鄉村建設全面推開,農民收入穩步增加,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在農業基礎方面,建成高標準農田2.8萬畝,完成坡改梯1.87萬畝,發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2.8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8萬噸,實現十二連豐。整村推進肉羊、肉牛示范等項目,農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成功入選全省首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最大的優勢和底氣。2022年,該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生態空間綠化美化,積極發展林草產業,推進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28天,首次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4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國家“無廢城市”和水土保持示范市創建全面啟動,紅堿淖濕地湖心島生境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入選首批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成攔沙壩100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63平方公里,營造林草22.6萬畝,栽植各類苗木2500萬株,成活率達90%。

        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安排財政資金1.86億元,落實企業幫扶資金4322萬元,實施項目203個,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8073元,高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守牢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啟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新建和維修飲水安全工程314處,改造農村公路106公里,大柳塔、錦界、孫家岔、店塔上榜西部十強鎮,沙峁鎮菜園溝村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大保當鎮新華村、錦界鎮黃土廟村、萬鎮鎮西豆峪村入選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西溝街道四卜樹村確定為全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

        4、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神木市全力以赴辦好民生實事,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讓民生福祉既有“溫度”又有“質感”。

        2022年,該市十件民生實事交出亮眼“成績單”:新增學前段學位500個;中小學、幼兒園教室全部安裝護眼燈;完成55公里自來水老舊管網改造;開通鏵山至濱河新區、店塔至濱河新區公交線路,新增新能源公交車24臺;建成投用陰山路等15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自來水公司家屬樓等14個小區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徹底解決;新建停車場20個,增加停車位3400個;改造完成城區旱廁2600個;錦界鎮衛生院提標改造項目完成擴建土地征收;工人文化宮及新華書店完成前期工作。

        同時,該市在民生事業上投入更多真金白銀,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建設加速推進,惠民政策紅利密集釋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攀升。在就業方面,發放穩崗補貼3902萬元,新增城鎮就業4178人,實施校建項目24個,新增學位3600個,掛牌成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在醫療衛生事業方面,市醫院入選“千縣工程”,中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醫院,新冠病毒感染治療中心建成,醫共體遠程心電診斷中心投用,設立異地就醫轉診備案熱線,市鎮村三級醫保經辦服務實現全覆蓋。在養老服務方面,改造提升社會福利院、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各類養老機構61個。在社會治理方面,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常態化、社會治安百日整治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群眾社會治安滿意度達99.16%。

        2022年,日臻完善的文體基礎設施和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都彰顯著神木文體事業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精彩紛呈的文體賽事,不斷滿足廣大市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

        国产97在线 | 日韩